3月,云南墨江20对双胞胎亮相贵州“村超”赛场,45名贵州“村T”孩子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
随着“村超”“村BA”“村马”“村T”等一批“村”字头IP异军突起、火爆出圈,“人无我有”的山地民族特色正尽显“公园省”热情活力与文化自信。从文化里的生意经,到球场上的共富路,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创新了文旅体融合“黄金算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贵州“村超”“村BA”这些文体活动群众喜闻乐见,一定要完善好培育好发展好;贵州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近年来,贵州围绕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两个宝贝”,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泰国游客在黄果树景区体验民族服饰。景区供图
推动旅游业与关联领域协同创新
昨日,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开幕。作为促进贵州文旅产业发展和展现成果的重要平台,旅发大会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着旅游业与关联领域协同创新。
4月10日,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开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晓璇 摄
作为创建中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贵州凭借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与“户外运动天堂”优势,经过多年沉淀,打造了一批品牌赛事活动。其中,中国唯一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峰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永久落户黔西南。
与此同时,贵州也在探索文旅体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村BA”“村超”的接连出圈,引起了国内外对贵州文旅体融合现象的广泛关注。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认为传统的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绝大多数是围绕户外运动谋划的,但贵州台江和榕江在乡村篮球、足球比赛上的成功实践是一个重要创新,对于其他地方发展体育旅游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这样的融合创新还在向纵深发展。
3月23日,2025年万峰林警察半程马拉松赛穿越过黄绿相间的烂漫花海。作为万峰林马拉松的系列赛事之一,万峰林警察半程马拉松的赛事规模迅速扩张,参赛人数从2024年的3500人跃升至今年的超1万人,体旅融合成效日显。
2025年万峰林警察半程马拉松赛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雯 摄
“将体育运动与世界级的旅游景区融为一体,让游客充分感受贵州的山地之美、民族之美、体育之美。”贵州省体育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匡正志表示,今年2月,贵州省体育局发布相关方案,推出“赛动黔景”体旅IP,旨在发挥体育旅游“引入流量、调剂淡旺、提升客单、盘活存量”的功能,营造具有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国际性的体育旅游消费新场景,将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转化为经济的“增量”。
作为贵州文旅融合发展的“地基”,文旅数智化创新工程以及人才兴业工程是今年的重点工作。日前,“AI游贵州”正式接入DeepSeek大模型。本届旅发大会开幕式上,“黄小西”贵州文旅数字形象代言人、贵州旅游行业大模型以及“一码游贵州”3.0版本接连发布。
“黄金算法”背后的融合密码
3月22日,中国国际时装周迎来一群特殊的“模特”——45名来自贵州黔东南的乡村少年,带着传承千年的民族服饰与非遗技艺,自信地登上时尚舞台,用稚嫩却坚定的步伐走出中国乡村的文化自信。此前一天,孩子们在北京天坛举行快闪活动。活动现场,来自侗族女孩唱响琵琶歌,邀约世界各地的游客到侗寨游玩。
贵州少年“村T”获3800万网友点赞,大山里的孩子绽放中国国际时装周。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赖盈盈
近年来,贵州非遗多次登上国际时尚舞台,展示18个世居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美美与共的气质内涵。在贵州黔东南,除了“村超”“村BA”这样的激情赛场,还有“村T”“村歌”等民族文化大看台。“村T”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300多场走秀,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英国、法国、德国、阿联酋等1.8万余人前来参与。“村歌”立足侗族大歌,融合民俗节庆、乡村集市、农耕劳作等创新业态,为肇兴侗寨景区累计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超过2.5亿人次。
黎平肇兴侗寨寨门前,游客正驻足观赏侗族青年表演传统歌舞,悠扬的芦笙旋律与清脆的银饰碰撞声交织回荡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本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由贵旅集团发起、全国多家文旅集团共同参与的“红色旅游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推动红色旅游“线路互通、游客互送、宣传互推、资源共享”,将红色旅游与传统观光游、生态休闲游、乡村民俗游等业态有机融合,为地区发展注入活力。
“今年决定要带孩子去一趟贵州,贵州是非常宝藏的旅游目的地,可以体验很多自然地理、民族文化方面的研学,有‘中国天眼’‘红飘带’‘村超’等必打卡项目,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众玩法。”上海游客张妍向记者说起自己的暑期亲子出游规划。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杨俊波 邓刚 摄
文化学者顾久认为,贵州那些散落在山水间的小村落往往有着母亲般的温暖,让人重拾童年记忆。而随着贵州高速、高铁、支线机场的不断完善,显著提升了旅游的通达性。那种深藏在光阴里的美,所带来的文旅新生活,赋予更多游客对于“诗和远方”的无限向往。
春满黔山风光好,贵州正在文旅融合新赛道上跑出“多彩贵州”加速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编辑 张婷
二审 施昱凌 杨韬
三审 黄蔚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