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昌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内,飞檐斗拱的轮廓隐入光影,石板路上人影憧憧。忽然,一袭华服的“逍遥仙侯”执扇而立,引来游人低呼。快门声此起彼伏间,次元壁悄然消融。镜头前,他是降临凡尘的“逍遥仙侯”;镜头后,他是那个曾与社交恐惧搏斗的青年。
图说:游客纷纷与“逍遥仙侯”合照
近几年来,旅游业持续升温,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25年暑期整体文旅预订增速同比上涨近38%。景区人流如织,打卡热度居高不下,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转而追求身临其境的互动与独特的情感连接。
在这种浪潮之下,一种名为“景区NPC”的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诸多文旅场所内,每天都在上演着奇妙的“穿越”。他们正以鲜活的姿态,嵌入古老的砖瓦与流动的人潮。
一群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旅行的体验也悄然重塑。“景区NPC”成为连接虚拟想象与现实场景、满足游客深度参与渴望的关键纽带。线上线下,他们热度不断攀升,成为景区人气的直观体现。
提供情绪价值的“社恐”青年
下午4点,“逍遥仙侯”小野的“情绪工坊”开张了。
换上华服、完成妆造,他已褪去最初的腼腆。“我的任务,就是互动,核心是给游客提供情绪价值。”他坦言。为此,他自备团扇、纸伞,化身“氛围大师”,耐心引导游客摆出最佳姿态,“怎么好看怎么来”,直至镜头定格满意笑容。对于一些内向的游客,小野用开玩笑的方式引导,“我会跟他们说,花钱的都不白来。”
在河南万岁山武侠城,小野每天有八场这样的互动工作,每场20分钟,结束后可以休息20分钟。每天下午两点,小野就会到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化妆与造型,便全身心投入到与游客的互动中,直至晚上十点。
“现在变成话唠了。”这份曾被他视为挑战的工作,如今已成为他快乐的源泉。“我天天非常开心,非常期待上班。”他解释说,因为自己每天都能遇到不一样的游客,和有趣的同事们在一起,这让他的工作充满了新鲜感与乐趣。
为了更好地回馈游客的喜爱,他还会自费将自己的照片印成小卡,作为礼物送给游客。当看到游客们拿到照片后开心的样子,他坦言自己“当时也特别害羞,但也开心”。
图说:“逍遥仙侯”与游客合影中
与社恐青年小野不同,小钱是一名Cosplay爱好者,对化妆、服装都相当了解,甚至是比较擅长,在万岁山武侠城扮演国风游戏《原神》里的“甘雨”,可谓是“爱好对口了”。
上午十点,她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始一天的工作。她的任务十分明确:与每一位路过的游客热情地打招呼、合影,偶尔组织一些小游戏。
图说:小钱与游客的合照
这份看似光鲜的工作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付出。每天一个多小时的化妆时间,让她感到有些烦躁,厚重的妆容日复一日,也给皮肤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夏季的酷热,在人流密集的下午场,她的一些同事曾因闷热和缺氧出现过身体不适。她有着自己的“小巧思”——选择的服装都尽可能地遮盖皮肤,“我买的衣服全部露不出来一点,只露个头,”她笑着说,“与其热,我还是更不想被晒。”
为游客们提供情绪价值的她,有时也会在工作中获得情绪价值。一次,有位游客特意为NPC们送来冰块解暑,这样的体贴并不违反景区规定,她对此记忆犹新。与人不同,NPC没有“灵魂”,只会在某片区域重复做着固定动作,但扮演NPC的她,被游客们当作了知冷知热的人。
小钱爱着这份工作,“可以观察众生”,“看看漂亮姐姐们的时尚穿搭,也感受来自陌生人的喜爱”,小钱享受着这份“带薪玩Cosplay”的快乐。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在游客晶晶眼中,NPC早已超越了点缀,成为景区特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经常出去旅行,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2021年在苏州园林,晶晶第一次接触到景区NPC,当时她非常激动。但彼时的NPC更似沉浸式表演中的固定布景,扮演吟诗作对的古人,与游人的互动有限。如同一个固定的景点,扮演着吟诗作对的古人,与游客的互动性较弱。
而如今的NPC截然不同了,他们主动打招呼,热情配合合影,这种极强的互动性,瞬间将游客从“旁观者”拉入“参与者”的角色。在万岁山,晶晶与朋友流连于“仙侠奇境”区,那里聚集了许多网上热门的NPC角色。其中,与“状元郎”的合影经历让她尤为难忘。在她看来,这次合影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互动,更是“圆了我的一个梦”。
她认为,促使自己主动互动的因素,一方面是源于新鲜感,另一方面也是受到现场热烈气氛的感染,产生了一种“从众心理”。
在她看来,与NPC的互动已经成为比游览景点、品尝美食更深刻的记忆点。这些互动经历让她觉得,NPC的角色设定和背景故事或许并非最重要,游客更多是被他们鲜明的个人特色所吸引,例如“状元郎”的帅气外表,或是“吕婆婆”高强的武艺。但她也认为,NPC强大的人格魅力,也可能反过来激发游客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活的灵魂”与文旅新章
小钱自小长在开封,她时常为家乡的文旅发展感到震惊与自豪。
在她过往的印象里,开封曾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古都,但如今,文旅的爆火让这座小城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城市知名度与经济活力显著提升。
同样作为一名年轻人,她认为,景区NPC这类新型职业的出现,是文旅行业为拥抱年轻世代而做出的重要创新,它能为传统景区注入活的灵魂,增强互动感与参与感,从而吸引更多年轻游客。
图说:游客眼中的小钱
“许多人,正是为某个特定NPC而来。”晶晶也观察到这一职业的进化轨迹,从侧重表演转向深度关注游客感受的互动,这是一种更人性化的发展。她相信,这种沉浸式的模式对文旅行业至关重要,能有效刺激消费,提升景区乃至城市的影响力。
作为身处文旅热潮一线的工作者,小野对变化的感受更为直观。他认为,NPC这种互动形式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让他们“产生下次还想来玩的想法”,为景区带来了持续的客流。他用“只有旺季和更旺季”来形容万岁山的火爆,“天气一好人就爆满”。
这种吸引力甚至跨越了国界。他清晰地记得,五六月份时曾有来自印尼的旅行团前来,尽管语言不通,但游客们依然热情地用简单的英文夸他“handsome(很帅)”。那一刻,他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我为中国的发展感到骄傲。”
从一个职业选择,到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景区NPC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角色扮演。他们是用真诚互动打破次元壁的使者,也是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的关键。
对于小野、小钱这样的年轻人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场自我实现与收获温暖的旅程。而对于文旅行业来说,这种以“人”为核心的互动模式,或许正是其在未来保持活力与吸引力的最佳答案。
(受访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