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2G网络的逐渐退潮,不少依赖2G老年机的银发族正面临着通信难题——未能及时接触到最新的政策、短时间内无法掌握智能产品的使用……子女们奔波在营业厅的同时,也希望能给老人再多留些缓冲时间与更贴心的引导。
漫画:张永文
>>以为电话卡出现问题,营业厅告知正推进2G退网
刘先生的父亲年近八旬,家住西安土门附近,刘先生说,今年6月下旬开始,父亲常常告诉他,家中信号非常差,“我父亲年龄大,此前一直使用的是拨键式老年机,主要功能就是打电话,用智能机也不习惯。”刘先生说,家中时常没信号,父亲打电话有时还要走下楼去,给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起初我们以为是手机卡的问题,直到前往家附近的移动营业厅询问才得知,是2G网络本身的原因。”
刘先生说,营业厅工作人员告知,移动正在推进2G网络退网,由于老人使用的手机仅支持2G网络,无法接入4G网络,才导致信号不稳定甚至没信号,建议给老人更换一台可使用4G网络的智能老人机。“我父亲的遭遇并非是个例。”刘先生说,当天在营业厅咨询时,现场就碰到超过10位有同样困扰的市民,移动公司业务员还解释称,推进2G退网的相关公告已经在官方APP中发布过。
这个回复,也让刘先生颇感无奈,“很多老年人使用的手机根本装不了APP,公告他们看不到,还一直以为是手机出现了问题……”刘先生说,如今时代在发展,他也明白2G网络终有一天会被淘汰,但面对老年群体,应该多加大些宣传力度,给大家一些准备时间,作为子女也需要时间去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机。
最终,刘先生陪同父亲前往移动营业厅,办理了转网和开通4G业务手续。他也想提醒,不少老年人持有的仍是老式身份证(15位),办理业务需先办理身份证信息升位(更新为18位)才能进行后续的转网等业务。
与刘先生遭遇类似情形的市民还不少,家在边家村附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父母两人此前使用的都是拨键式老年机,手机是移动的2G网络,去年年底到今年以来,手机在家中打电话的信号非常差,“父母打电话都是在阳台上打,实在不行就得下楼去打,后来才得知是网络本身的问题。”王先生说,多次反馈咨询无果,直到今年5月,他给父母各买了一台支持4G信号的老年机,这才解决了问题。
市民张梅(化名)也向记者反映了类似的情况。她介绍,母亲今年92岁高龄,行动不便,反应能力也不大如从前,使用的手机都是类似小灵通的板机,平常主要用来和子女打电话。张梅说,今年以来,随着手机信号越来越弱,母亲常常因为手机打不通电话而焦急,“此前信号不好时,我们经过给移动公司客服反映,都会维护调整好,今年以来,信号越来越差,母亲经常因为手机没信号而联系不上家里人。”张梅说,近期,移动公司人员给她回复说2G网络的信号现在不维护了,建议去换一款4G手机。
对于工作人员的说法,张梅也表示理解,但她也感到很无奈,“老旧的技术和东西肯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淘汰,很多老人可能很难适应这种节奏。”张梅说,她有时也感到很无奈,相比于年轻人,自己有时都“玩”不明白现在的智能手机,更何况高龄的母亲,“我们家不用的智能手机也很多,不是不给老人用,是老人真的学不会。”张梅希望,能再给老年群体一些缓冲的时间。
>>陕西移动正逐步展开2G网络退网 年底前全省范围内陆续关停2G网络服务
从2G、3G时代再到目前4G、5G时代,随着网络不断建设和优化,手机的功能早已从最早的通话、短信转变到了如今的“智慧生活”。
有人形容:自2019年6月工信部颁发了5G牌照,中国5G正式商用,我国移动通信步入2G、3G、4G、5G“四代同堂”阶段。而为释放资源用于更高效的4G、5G网络,逐步关闭2G网络确实也是技术发展趋势和必然。
记者了解到,2021年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在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中提到,要加快2G、3G网络退网,统筹4G与5G网络协同发展。
目前,陕西范围内的2G网络是否也将陆续关停?
近期,通过网络搜索,记者在中国移动APP中看到了一则今年6月19日发布的《陕西移动关于逐步开展2G网络退网的公告》,其中明确:2025年陕西移动将清退全省10个地市的2G网络区域,并计划于2025年12月31日前,在陕西省范围内陆续关停2G网络服务,届时仅支持2G网络的终端设备将接收不到2G信号。
《公告》中提到,,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内容及精神,做好网络技术的升级换代,陕西移动圆满完成了4/5G网络升级改造工程。在此基础上,将开展2G网络清退工作。2G退网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的118个运营商已无2G网络,37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运营商已发布2G清退计划。
“为保障您的正常通信,请您及时更换为支持4/5G网络的终端、SIM卡、物联网卡、物联网模组(包括车机、水表、电表等)。”
>>记者走访
“2G退网”下 陕西三家运营商情况如何
7月3日,记者走访西安市内移动、电信、联通多家营业厅。一家移动营业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从5月中下旬开始就在慢慢关停一些2G基站,六月初也有很多老年用户和子女跑来问这件事;在中国电信一家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暂时还没2G退网的安排,用户先不要急,不过工作人员也表示,响应国家的“十四五”规划要求,2G退网也是要推进;一家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2G、3G基站慢慢都在关闭,不止他们一家运营商。
对于使用2G网络的手机无法拨通电话的情况,不少业务人员表示,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在陆续关闭2G、3G基站,随着2G基站的减少,不少使用2G网络的“老年机”可能会出现信号变差甚至无法拨通的情况。对于有需求的中老年人,可以新办一张手机卡并开通5G功能,手机如果能打通,就可以继续使用原手机,若是不支持,只能更换一部适配的手机,子女也可以办理一张副卡给老年人使用,共享通话时间和流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自《“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发布以来,三大运营商已陆续开展并推进有关2G、3G退网的相关工作,而在面临老年数字鸿沟、用户规模庞大、农村覆盖等情况下,这项工作的推进对运营商来说也并不简单。
>>相关链接
工信部:退网不是简单地“说退就退” 需要完善用户保障措施
对于“2G、3G退网的问题”,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G/3G退网是移动通信网更新换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国际上的主要做法。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100多个运营商实施了2G/3G退网,将2G/3G腾退的频率用于4G/5G的部署。将有限的频率资源和网络资源用到5G、4G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中,有利于从整体上降低网络运营成本,提高我国的网络运营效率。同时,目前多为全网通手机,需要支持所有六种制式和十余种频段,退网也可以降低手机的复杂度,有利于提高手机的效能过,降低手机终端成本。
不过,工信部也强调,移动通信退网不是简单地“说退就退”。需要完善用户保障措施,在充分保障用户权益前提下,才能实施退网。企业要早谋划,早告知,必须有用户保障措施和完善的用户善后方案,具备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更强的业务能力和更优的服务质量的能力,为用户“愿意退”、“乐于退”创造条件。此外,考虑到移动通信退网涉及用户多、社会影响大,需统筹谋划、合理推进,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由电信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退网计划,适时启用2G退网工作,做好舆论引导、用户善后、关停基站、停止服务、腾退资源、申请注销许可等工作。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表示,2G退网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但也需给那些“阳台上焦急寻找手机信号的老人”预留充足的时间缓冲。
“速度过快,反而剥夺了老年人的适应权利。”王晓勇表示,与此同时,社会也需要建立系统的支持网络,如子女应耐心教导父母使用新设备、社区可组织公益性的手机使用培训,将其视为老年人的一项生存技能等,以“适老思维”正视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实习生 余卓洋 B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