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詹程开 通讯员 寿亦萍 苏瑶
天气热,气氛更热。杭州上城区丁兰街道华亭社区新启用的乒乓球活动室里爆发出一阵喝彩。
三张球台一字排开,白色小球在深蓝色台面上划出弧线,来自上城区丁兰街道、临平区星桥街道两地8个社区的选手正展开激烈角逐。
受访方供图
团体赛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混合双打等项目依次开展,选手们全神贯注,挥汗如雨。
58岁的邵秋喜是华亭社区参赛选手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乒乓球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我一直很喜欢打球,现在能在社区比赛锻炼身体、结交朋友,简直太幸福了!”他笑笑擦去汗水,直言新场馆让比赛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
“以前打球要抢位置,现在场地宽敞了,还有专业教练指导。”居民周秦月阿姨一边观看比赛,一边感慨地说。
受访方供图
此前,华亭社区的乒乓球室由健身房改造而来,空间有限,仅能容纳2张球台,居民常需“抢位置”。为了满足居民需求,华亭社区将小区闲置场地重新装修,添置了三张乒乓球桌,地面还做了防滑处理。不仅华亭社区的居民可以使用,马路对面的枫景园社区居民也能来打球运动。
受访方供图
这并不是华亭社区和枫景园社区第一次“敞开门”。枫景园社区的助老驿站也向华亭社区开放,提供从智能手机使用培训到中医健康理疗等各种课程,老年人可以自由参加。“社区间资源共享是双赢之举,为了让居民们享受到更优质、更丰富的社区服务,我们也将继续深化合作。”枫景园社区党总支书记阮青表示。
因地处上城区、临平区交界,华亭社区和周边社区都本着“我家大门常打开”的原则,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社区界限,开展跨区域联动,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通过“临上兰星”党建联建平台,华亭社区与星桥街道太平社区跨区域联建,共享双方文体场馆,让双方居民都能享受到更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选择;利用社区公园与星桥社区绿地共享,共同举办诗友会、星空观测夜等活动。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单个社区的运营成本,更让居民享受到“1+1>2”的福利。
除公益性开放外,华亭社区下一步计划引入更多社会机构,探索“公益培训常态化”,让乒乓球等运动真正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幸福事业”。
“资源有限,居民需求无限,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边界、盘活存量,让‘小社区’迸发‘大能量’,让居民在‘家门口’也能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华亭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侃磊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