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
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信息科学和水中兵器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与教育家,航空声呐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远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11日12时14分在西安逝世,享年87岁。
这是国家急需的“特种专业”
他开启水声生涯
1938年7月15日,马远良出生于四川隆昌县的一代乡村名医之家,自幼勤奋好学。1956年,马远良被选拔为留学预备生。后因中苏关系恶化,学校通知保送他去西北工学院学习国家急需的“特种专业”—— 鱼雷设计专业,投身国防建设。原本一心想报考北大物理系的马远良,服从祖国需要,把这个“特种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并被录取,成为我国普通高校中第一届鱼雷专业的学生。马远良的水声生涯也自此开启。
1976年吊放声纳研制成功时的马远良
马远良与同伴们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于1976年完成研制任务,通过了技术鉴定和国家级设计定型,填补了国防科技一项空白。这项任务的完成,对我国航空声纳领域的装备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我们一定要比他们做得更好
1978年11月至1979年3月,马远良应邀加入海军赴法国技术考察团,详细考察了法国的吊放声纳和空投鱼雷,观察了对方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比斯开湾的海上演示。面对国外的先进技术,他暗自下定决心:我们一定要比他们做得更好。
回国以后,他在同事们的支持下,提出了在已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声纳性能的创新技术方案,参与研发SKD-41A型声纳项目。在1981年初春的海上试验中,项目获得令人振奋的结果——探测潜艇的作用距离达到赴法考察所见美、法同类装备的2-3倍。
1981-1983年期间,马远良到英国拉芙堡理工大学进修水声信号处理。在那里夜以继日地学习和研究,马远良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完成了四个研究课题。
1983-1984年期间,马远良还组织了全国首次有关水下噪声控制的国外专家讲学。1984年秋,马远良申请获准了他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时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
马远良在我国的航海工程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成果。他在海洋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等领域主持完成30多项重大技术课题,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合作出版专著和统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他主持了多种型号的航空声纳研制,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航空声纳装备技术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
2003年,由于在工程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对国防建设的重大贡献,马远良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水中兵器博士
马远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中兵器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水中兵器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培养出我国第一位该学科的工学博士。
马远良与学生 图片来源: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马远良还十分重视研究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交流研究心得、开展学术活动、参加外场实验,让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实际锻炼,提高综合素质。他经常对学生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专心,一心不可二用。
讣告称,马远良一生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淡泊名利、德高望重,深受学界敬仰。他的逝世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水声工程、信息科学和水中兵器领域的重大损失!
沉痛悼念,深切缅怀!
来源:新闻坊综合央视军事、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协
编辑: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