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亚太空种子:从苍穹到沃土的生命探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5:56:00    

4月24日下午,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处仓库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细心晾晒刚刚采收的一批特殊种子——太空水稻种子。该公司董事长王仕明欣喜地告诉记者,经过育种人员的初步挑选,他们已成功收获了约100万粒太空水稻种子。这批种子将经历多轮筛选和鉴定,根据品种优良性进行加代繁殖,为未来的农业生产蓄势待发。

“太空水稻种子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作物种子,它们搭乘卫星进入太空,在太空的特殊环境中发生诱变,返回地面后进行育种和优选。”王仕明介绍,2024年4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面向全省广泛征集搭载种子项目。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层层筛选,报送的500余克南繁水稻种子脱颖而出,成功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奔赴太空。

太空水稻。

经过数月的太空之旅,去年11月,实践十九号卫星返回地球,一批重约50公斤的“太空种子”正式交付海南。这批种子涵盖了水稻、玉米、大豆、火龙果等约60个品类,其中在三亚播种的水稻种子现已收获约100万粒太空水稻种子,为农业科研带来了新的希望。

“公司共有上百个水稻品种,我们选取了其中品质优、病虫害抗性表现较好的六个品种进行报送。”王仕明列举道,“包括‘辐534号’‘美香93s号’‘农恢1号’‘农紫糯3号’‘寿乡1号’和‘紫70号’。其中,‘寿乡1号’曾获得‘海南好米’金奖,口感极佳但产量较低。我们希望通过太空环境的诱变作用,提升其产量。”

以“辐534号”品种为例,种子经过太空辐射后,部分株系的穗粒数增加,株型更加紧凑,产量和营养价值等方面也优于原先品种。这不仅展示了太空育种的潜力,还为未来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万中选一,太空种子繁殖路漫漫,但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工作人员采收太空水稻。

“通过航天育种真正能够选到有实用价值的品种概率在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王仕明坦言,采收后的太空种子还要经过表型、基因、成分等方面的观察筛选,再进行加代繁殖。一般情况下,太空种子要经过6至8代繁育才能稳定优势性状,对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尽管太空种子展现出良好的潜力,但变异具有随机性。从试验田走向大规模种植仍面临诸多挑战。王仕明表示,“通过诱变筛选到更加优良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抗性,减少农药用量,对育种工作有很多好处。下一步,还要对收获的水稻进行多轮筛选和测试,鉴定有利变异,确保优良性状能够稳定遗传。”

随着“太空种子”在三亚的喜获丰收,农业科研的新篇章正在缓缓开启。未来,这些经过太空洗礼的种子有望在农业生产中引发革命性的变革,为人类粮食安全贡献新的力量。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文、图

编辑:赵世曦

相关文章
三亚太空种子:从苍穹到沃土的生命探索
2025-04-25 15:56:00
与陈冬“合影”过的太空牡丹已有首个品种,牡丹园送上祝福
2025-04-24 11:33:00
我国科学家成功绘制“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组图谱”
2025-04-17 11:33:00
中国经济发展向新向好——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上)
2025-04-17 07:09:00
海南自由贸易港招商项目机会清单公布
2025-04-15 0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