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近日,中邮理财、苏银理财等机构密集宣布增持权益类ETF,并看好债市机遇。
这一动作不仅凸显机构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长期信心,更释放出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
大量中长期资金将通过ETF入市
4月10日,中邮理财发布消息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当前市场处于合理估值,公司理财资金已增持权益类指数基金(ETF),后续将继续发挥耐心资本、中长期资金作用,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运用自有资金通过购买本公司理财产品的方式参与权益投资。
4月8日,苏银理财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当前A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公司已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后续将充分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该公司方面表示,坚信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具有坚强的基本面支撑。
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理财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其资产配置动向备受关注。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接近30万亿元,达29.95万亿元,但其中权益类资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如何通过多元化布局平衡风险与收益,成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共同课题。
大量中长期资金通过ETF入市,为A股中长期走稳走好奠定了基础。
普益标准方面分析称,理财公司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参与ETF投资,部分指数类理财产品以固收类资产搭配指数投资的策略,引导资金流向科技等重点国家战略领域,形成资本与实体经济间的良性循环,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防守中寻机遇 长期主义是关键
不仅如此,多家理财公司针对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给出了资产展望及配置建议。
信银理财方面认为,短期权益市场的风险偏好收敛,我国的供应链齐全优势、内部政策的加码空间依然存在。
兴银理财方面提到,行业上,关注红利资产、内需刺激方向以及国内自主可控方向。如果本轮调整幅度较大,应积极把握A股科技股、核心资产优质股票的底部建仓机会。
对于此次债市大幅波动,部分理财公司研判,这是市场恐慌情绪的反应,债券成了资产的“避风港”。
平安理财方面指出,若外部风险持续或升级,国债收益率还有望突破前期下限。建议投资者适度提高杠杆,增加久期与信用债配置。
信银理财亦发文称,债券市场方面,目前看来短期内债券市场预计保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并且与避险市场情绪共振,债券市场处于普涨行情。后续如果基本面的数据面临的压力超出预期,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再次升温,收益率仍有可能下行。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瞿瑞认为,在市场避险情绪持续高涨、出口预期转弱叠加宽货币预期升温背景下,债市短期内将延续强势。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理财公司普遍呼吁投资者保持冷静,以长期视角应对短期波动。
信银理财建议,在此背景下,前期利率高点配置的固收类理财将大概率迎来净值上涨的收获期,未来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宽松的窗口打开,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固收类理财,积极把握利率下行趋势。此外,权益市场在受到影响后可能出现阶段性低点,持有“固收+产品”的投资者无须过多担忧,短期市场波动是投资运作的正常现象,投资团队将会密切关注市场动向,通过适度调整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力争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持有体验。建议关注产品的长期业绩表现,也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把握低点布局机会。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