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肿瘤”,大家都会避之不及,但正视肿瘤、做好预防,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课。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新增病例约480万,死亡病例约260万,这一数据凸显了肿瘤防治的严峻形势,也印证了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科学防癌,健康生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谈及“肿瘤”,大家也难免谈虎色变,但医生却有不一样的见解。日前,记者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医学中心,这里深耕肿瘤防治领域30余年,不仅有国内先进的“抗癌武器库”,更有擅长综合治疗的专业医疗团队。
“面对肿瘤,恐惧源于未知。”该中心负责人介绍,大部分肿瘤是可防可治的,当前,肿瘤防治已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先进技术、精尖设备与全程管理正为肿瘤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
肝脏肿瘤合并血管病变,很棘手?
经典介入治疗 化腐朽为神奇
此前,既往有十多年乙肝病史的72岁患者叶伯(化名),因为出现呕血和拉黑便等症状,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就诊。
入院时,叶伯病情紧急,做了胃镜治疗仍未能有效止住出血,随后转到该院肿瘤一科(腹部肿瘤与介入科)做进一步诊治。该科朱桥华医疗团队为叶伯开展了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又称“肝脏搭桥术”),当即减轻了患者的门脉压力,同时把曲张静脉进行了栓塞,很好地止住了出血。
在团队为叶伯做肝脏检查时,发现其肝内有一个大小约5厘米的病灶,结合患者多年的乙肝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叶伯同时合并了门静脉高压、肝硬化和肝癌。
病例讨论。
面对如此复杂的肝脏病情,在肿瘤与肝脏血管病变并存的情况下,朱桥华医疗团队通过仔细分析、综合研判,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先通过“肝脏搭桥术”,将患者的消化道出血止住,然后通过介入治疗,把患者肝内病灶的血供进行切断,把肿瘤“饿死”;同时打入高浓度的化疗药物,把肿瘤“毒死”。
经过团队的综合治疗,目前叶伯已经获得了超过5年的生存期,并实现了比较理想的生活质量。出院后经过多次复查,五年来没有新发的病灶出现,而原来的病灶已基本失去活性,叶伯对团队的精心治疗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衷心致谢。
病例讨论。
医生解密:
朱桥华介绍,在叶伯的抗肿瘤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即TACE)”,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肝细胞癌的介入手术方法,也是肝癌介入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非常微创,却能化腐朽为神奇。”朱桥华介绍,具体实施方法是通过一根牙签大小的管子,经腹股沟穿刺进入肝脏,在X光造影辅助下,精准地探查发现肿瘤的供血动脉,再用一根更小的管子(约10根发丝粗),在肝脏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入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和栓塞剂。
朱桥华博士在介绍微创介入治疗的作用原理。
栓塞剂的作用是阻断肿瘤的血管供应,让它失去营养供给,这就是所谓的“饿死”;而高浓度化疗药物的注入,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杀灭肿瘤细胞,这就是所谓的“毒死”。
朱桥华介绍,局部介入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肝癌介入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其中TACE是目前国内外指南强烈推荐的不可切除中期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法,该治疗技术既成熟又经典,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肿瘤团队已有近30年的开展历史,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恶性肿瘤转移合并基础疾病,有难度?
突破单一思维 动态分层拆解
今年1月,68岁的陈姨(化名)因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和认知障碍,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肿瘤二科(头颈、胸部、妇科肿瘤)就诊。
经查,陈姨患左肺腺癌半年多,因体质虚弱及结核基础病限制,在外院治疗期间未能规范抗肿瘤治疗,如今其病情已进展至左肺腺癌伴脑、骨转移,ECOG评分(评估癌症患者体力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指标)2分,存在显著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针对陈姨晚期肿瘤负荷重、基础状态差、合并结核基础病等多重挑战,该院肿瘤二科主任李亚军带领团队为陈姨精心制定了“局部精准放疗联合全身系统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CT引导下调整插植针。
首先,针对脑转移灶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团队为患者优先开展了全脑放疗联合海马保护技术,在控制病灶的同时更大限度地降低认知损伤风险;其次,患者在结核基础疾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采用双药化疗序贯PD-1抑制剂的“软着陆”策略,兼顾免疫治疗增效与结核动态监测、稳定管控。
经两疗程治疗后评估,陈姨的头痛症状显著缓解,认知功能及行走能力明显改善,颅脑MRI提示脑部转移灶缩小50%以上,肺部原发灶稳定,骨转移疼痛评分由6分降至2分。同时,陈姨在治疗期间未出现结核活动性加重或免疫相关严重不良事件,ECOG评分提升至1分,目前陈姨病情稳定,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后续继续维持治疗并定期随访。
团队在操作使用直线加速器。
医生解密:
李亚军介绍,此案例充分体现了肿瘤二科“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治疗理念。其一是通过多学科协作(MDT),破解肿瘤与基础疾病共存的难题;其次是以“局部联合全身”的序贯策略,实现快速症状控制与长期疾病管理的平衡;第三是依托精准放疗、化疗免疫协同以及个体化剂量调整技术,在复杂病例中践行规范化治疗的标准。
李亚军在为患者问诊。
李亚军主任强调,“对于晚期肿瘤合并基础疾病患者,需突破单一治疗思维,通过动态评估与分层干预,使治疗获益最大化。”李亚军指出,陈姨的成功诊治彰显了该专科在复杂肿瘤综合治疗领域的技术优势与人文关怀。
医生在后装机房为患者做后装放疗准备。
深耕肿瘤防治领域30余年
始终站在技术前沿
肿瘤防治已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深耕肿瘤防治领域30余年,始终站在技术前沿,以“多学科协作、综合化治疗、全周期管理”理念,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信心保障。
这里不仅有国内先进、国际同步的“抗癌武器库”,更有充满温度的医疗团队,拥有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佛山市高水平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国癌症基金会鼻咽癌早诊早治筛查示范点等多项资质与认证。
目前,肿瘤中心开设两个亚专科、一个放疗中心,编制床位165张,中心亚专业建设逐步完善,现有头颈肿瘤、胸部肿瘤、妇科肿瘤、腹部肿瘤、软组织肿瘤及淋巴瘤、肿瘤血管介入等亚专业方向,能开展精准放疗、规范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中西结合特色治疗等综合治疗。
张力教授现场指导。
中心一直强调规范化、多学科协作的诊疗优势,目前肿瘤综合治疗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结合医院的“三甲”综合实力和完善的学科体系,对住院患者与门诊患者常态化开展多学科交叉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常态化开展肿瘤疑难病例的多学科讨论(MDT),始终践行肿瘤综合治疗理念,对肿瘤广同步患者进行精准防治的全程化管理。
“抗癌之路或许艰难,但患者绝非孤军奋战。”该院副院长郑大勇表示,医院已搭建MDT多学科诊疗团队。针对肿瘤患者,MDT团队可通过联合诊断、联合治疗,根据肿瘤在不同时期的特点、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为患者提供综合化、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让病人尽早、尽可能得到更适合的治疗,获得更大收益。
另悉,今年4月起,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肺癌首席专家张力教授将以特聘专家身份,助力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肿瘤医学中心发展,给予医、教、研全方位指导,让顺德市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国际一流肿瘤专家的医疗服务。
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治疗中心。
延伸:
一、硬核“抗癌团队”
●肿瘤一科(腹部肿瘤与介入科)
佛山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肿瘤亚专科,肩负起腹部肿瘤综合治疗、其他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和周围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同时满足相关临床科室对介入诊疗的需求。
科室医护技术力量雄厚,分腹部肿瘤学、介入治疗学两个亚专业。腹部肿瘤学专注于腹腔肿瘤(如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腹膜后肿瘤、腹腔淋巴管瘤及肉瘤等)的精准诊断和规范化综合治疗(放疗、化疗、靶向、免疫、介入、中医药治疗等);介入治疗学专注于为全身多部位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外周血管病、临床常见急症等提供微创介入治疗。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
●肿瘤二科(头颈、胸部、妇科肿瘤)
国家肿瘤放射治疗学规范化培训基地、南方放疗质量管理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具有肿瘤专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资格,是集医疗、科研及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肿瘤专科。
科室拥有完善先进的放射治疗设备及质控设备,包括直线加速器、CT模拟定位机及放疗质控验证设备,构建了肿瘤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结合、传统物理化学治疗与生物靶向治疗结合、住院患者治疗与门诊患者服务等多学科交叉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始终践行肿瘤综合治疗理念,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施行个体化治疗,体现对患者的精准化、规范化治疗和全程管理。
医生在操作后装治疗设备。
二、先进“抗癌工具”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或其他粒子束照射肿瘤组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这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预防肿瘤复发,尤其是对于那些手术后仍有残留的亚临床肿瘤。
●化学治疗:通过应用化学药物来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化疗主要用于播散趋向明显的肿瘤,或者作为手术和放疗后的辅助治疗。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设计药物,以达到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靶向治疗药物通常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副作用较化疗药物轻,可以作为单独治疗,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生物治疗(免疫治疗):通过体外诱导、激活、扩增自体或异体的免疫效应细胞后回输入患者体内,进而杀伤肿瘤细胞、提高患者抗肿瘤免疫能力。免疫治疗的副作用较小,但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效果不明显。
●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或微创技术将药物、栓塞剂等直接注入肿瘤供血管,从而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常用于肝癌、肺癌等肿瘤的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通过在实验室中应用高端生物技术对杀癌免疫细胞进行大量的活化培养,使其具有高效识别和灭杀癌细胞的能力,再回输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被国际公认为最为活跃和有发展前途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
以上是除手术治疗外的肿瘤治疗主要方式和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肿瘤类型、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制定。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文/顺德融媒记者吴小镛
图/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