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特朗普的关税即将落地,但代价是美国的盟友。”
4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以此为题刊文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世界祭出关税“大棒”,威胁撤回安全承诺,导致美国盟友体系的三大支柱——跨大西洋联盟、跨太平洋联盟和美加联盟岌岌可危。
在文中,美国知名媒体人大卫·桑格援引美国学者的话反问道,现在的美国已“众叛亲离”,考虑到美国政府的行为,“如果再次发生911恐袭事件,谁还会同情美国人?”
桑格表示,他对于美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并不乐观”,因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很可能会摧毁跨大西洋联盟、跨太平洋联盟和美加联盟这三大支柱。过去80年来,美国致力于在这些地区培育相互交织的防务关系、贸易相互依存关系和纽带。
上周,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宣誓就职时直言,美加间“旧关系”,即最紧密的军事和经济伙伴关系,现在“结束了”。特朗普今年1月上台后,率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开刀”,导致加拿大反美情绪高涨。
文章提到了亚太地区国家。3月22日,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在东京举行。3月30日,第13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就加强贸易投资合作、区域及多边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文章认为,中日韩加强合作体现出,“即使华盛顿不愿意,北京也可以与美国的盟友合作”。
在欧洲,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波兰总统公开考虑获得核武器。即将上任的德国总理确信,与华盛顿的防务和贸易关系正在崩溃,并制定了实施“脱离美国”目标的计划。自二战以来,格陵兰岛一直是美国空军基地的所在地,但格陵兰岛的新任领导人对美国副总统万斯一行的不请自来表示愤慨。
万斯3月28日强登格陵兰岛,视察美军基地 CNN视频截图
文章称,这些都是特朗普威胁要抛弃那些他认为贡献不足的北约盟友、宣称欧盟旨在“搞”美国,以及努力扩大美国领土面积的后果。他面临的主要反应是各方的抵制。
然而,就在这种威胁、疏远和指责的漩涡中,特朗普预计将于当地时间2日宣布他的“解放日”关税,即对等关税。他说:“我们不会向本国公民征税以让其他国家富裕起来,而是向外国征收关税和征税以让本国公民富裕起来。”这表明他并不打算将关税作为谈判工具,而是作为永久的收入来源。
桑格表示,最新关税细节仍不清楚,这也是市场如此紧张的原因之一。政治领导人也同样紧张,因为特朗普明确表示,对等关税将同样针对被指为美国最亲密的国防和情报盟友的国家。特朗普认为,美国盟国一直在为本国产业提供补贴、对美国商品征税、搭美国“安全便车”并拒绝他的扩张主义要求。
桑格认为,特朗普政府官员并未详细考虑消费者将为此付出的代价,以及任何成本效益分析,例如,所获得的收益是否值得对美国的核心联盟造成损害。
文章提到,特朗普政府似乎对欧洲国家怀有特殊的敌意,这一点在“群聊泄密”事件中可见一斑。
3月24日,美国《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堡透露,他在聊天软件Signal上突然收到与现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同名的“迈克尔·华尔兹”的好友申请。两天后,此人邀请他加入一个名为“胡塞PC小组”的群聊,群中就美国是否应该对胡塞武装实施打击展开了辩论。
据透露,名为“JD·万斯”的账户曾称,美军空袭胡塞武装将有助于恢复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交通,但他“讨厌再次救助欧洲”,因为美国只有3%的贸易通过苏伊士运河,而欧洲有40%。随后,名为“皮特·赫格塞思”的账户回复称,“副总统:我完全赞同你对欧洲搭便车的厌恶,这太可悲了。”
群聊截图
桑格还说,“有点令人惊讶的是”,特朗普政府官员表现得好像一切都很正常,什么也没发生过。
例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不久前照常去参加北约会议,讨论乌克兰冲突。尽管特朗普政府现在正与盟国站在相反面,致力于恢复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结果是,除美国之外的北约国家正在讨论,在停火协议生效后,成立一支驻乌克兰的“维和部队”。
“因为英法等国家认为,美国可能不再值得依赖。”桑格写道,“这是一种信任的侵蚀,就在两个半月前,这似乎还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桑格援引美国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外交与国防政策研究主任科里·沙克的一番分析,作为文章结尾。沙克曾在小布什政府中担任国防官员、撰写过大量有关北约历史著作。
3月31日,沙克表示:“20世纪50年代,美国认为北约将成为众多联盟之一。北约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并蓬勃发展,是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和贸易关系支撑了安全承诺。”
沙克随后反问道:“现在,当我们需要盟军来执行对美国安全至关重要的行动时,特朗普认为谁会帮助我们?考虑到美国政府的行为,如果再次发生911事件,谁还会同情美国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