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945—2025,穿越80年的胜利日阅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09:47:00    

5月9日,俄罗斯庆祝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一个将国家和人民凝聚在一起的神圣节日。当天,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胜利日阅兵式。在贵宾中,有一些经历过战火的老兵。如今,还在世的老兵已所剩无几,但每一位都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德米特里·叶皮法诺夫便是其中一员。1945年6月,12岁的他作为军校学员,在那场传奇的胜利日阅兵式中步伐坚定地走过红场。而80年后的今天,他再次站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只要这些历史亲历者尚在人间,苏联人民的英雄壮举就不会被遗忘。

图片说明1:上图为2025年5月,伟大卫国战争老战士德米特里·叶皮法诺夫在家观看其父亲的照片。

图片说明2:左图为1945年6月24日,德米特里·叶皮法诺夫和其他苏沃洛夫军校学生在莫斯科红场参加胜利日阅兵式。

军校里的孩子
如今,德米特里·叶皮法诺夫是莫斯科1945年6月24日胜利日阅兵式参与者联合会主席。稍加计算便知,当年年纪最小的阅兵见证者,如今已步入九旬,年长者甚至超过百岁。今年4月20日是德米特里的92岁生日。他身形削瘦却身姿挺拔,走路无需拐杖,阅读不戴眼镜,听力依旧敏锐。
德米特里·叶皮法诺夫带着一丝忧伤说:“我们这一批阅兵参与者,如今只剩10人还健在。我经常给老战士打电话,但岁月不饶人,我们这10人里还能走动的,仅我和安纳托利·根纳季耶维奇·孙佐夫。他比我大8个月,也是高尔基市(今下诺夫哥罗德市)苏沃洛夫军校的毕业生。而其他人都只能居家或卧床了。”
战争爆发时,德米特里年仅8岁。全家搬到了离莫斯科约250公里的伊万诺沃市。不久后,父亲应征上了前线,母亲因病去世。年幼的德米特里和妹妹被送到孤儿院。命运的安排下,他被选入1944年高尔基市开设的苏沃洛夫军校。
这所军校专门招收红军战士的遗孤或军属子弟。首届共招收了505名学员,德米特里便是其中之一。德米特里回忆说:“军校设在一幢五层楼房内,带一个内院。我们在那儿生活和学习。老师教学水平很高,课程涵盖化学、数学、文学、俄语、地理和物理。我们的教官也很出色,都是被从前线召回的军人。”军校对学员的培养极为严格,除了注重学业,还会教导礼仪,教授交际舞、击剑和骑术等内容。
阅兵前的练习
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时,他们正在宿舍休息。班长冲进来宣布胜利的瞬间,学员们欣喜若狂,枕头、毛巾、背心和手边的一切物品都在空中飞舞。虽然违反了纪律,但没有人受到责怪和处罚,因为这是属于全民的狂欢时刻。
几周后,学校接到通知,将参与即将举行的阅兵式。军校选拔了200名学员,组成一个苏沃洛夫方阵,分为10个横排,每排20人。除高尔基军校外,还有图拉、加里宁格勒和奥廖尔的军校学员也参加阅兵,总计800人。
为练好队列与步伐,学员们在高尔基河岸街操练了很久。那条街很宽,20人一排的方阵可轻松通过。在高尔基市排练后,他们被送往莫斯科。德米特里·叶皮法诺夫回忆说:“不知为何,我们坐的是医疗列车,车速很慢,而且沿途频繁停靠。当时铁路严重超负荷运转,大量部队正向远东调动。当时苏联击败了德国,但二战尚未结束,还要与日本作战。”
红场上的学员们
到达莫斯科后,学员们严格遵循作息时间。每天早晨6时起床,早餐是葡萄干面包和一杯可可,然后全体集合,在苏军剧院旁的广场继续操练。德米特里说:“练习齐步走时,教官告诉我们,要保持队列整齐,必须看到第四个人的胸膛,同时别忘了头向右转。正步前进,目光斜视,余光瞄向右侧同伴。”
学员们就这样每天操练到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继续训练,直到阅兵日。6月24日阅兵日到了。早上6时,学员们穿上前一天领到的崭新的军装,乘坐大巴到瓦西里斜坡,然后步行绕过红场,来到历史博物馆后方待命。
那天大雨滂沱,孩子们浑身湿透,一直在起点位置等待入场。因为苏沃洛夫军校生走在最后,他们在等待过程中目睹了阅兵全程。德米特里回忆说:“我们看到了10个战线方阵、莫斯科军区部队、军事学校和学院的学员方阵依次通过,还看到了近卫军营将缴获的纳粹军旗抛到列宁墓脚下,包括希特勒的元首旗。”
终于轮到苏沃洛夫学员出场时,年少的德米特里紧张又专注。他努力地按训练要求完成每一个动作:脚尖绷直,头向右转。他走在横列中间,最大的心愿是看到斯大林同志,可惜未能看清。阅兵结束后,学员们在军校享用庆祝午餐。随后苏沃洛夫军校生恋恋不舍地离开莫斯科,返回各自的城市。
如今,荣获卫国战争勋章、红旗勋章和“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战胜德国”奖章的退役上校德米特里·叶皮法诺夫只有在胜利日或受邀出席活动时才穿上军装。他自豪地说:“2024年胜利日阅兵时,我就坐在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身后,有照片为证。”
而关于战争的梦,如今他已不再梦到。这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段岁月实在太过沉重……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

相关文章
1945—2025,穿越80年的胜利日阅兵
2025-05-26 09:47:00
令人动容!中国仪仗兵和留学生合唱《歌唱祖国》同频落泪
2025-05-11 07:33:00
增进交流促相知相亲 中俄人文合作续新篇
2025-05-10 18:41:00
高清大图|习主席在莫斯科日程满满的一天
2025-05-10 08:13:00
纵情歌唱,有着英雄血脉的伟大人民!——《黄河大合唱》与《神圣的战争》跨越时空的交响
2025-05-08 0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