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云新闻观察|如果你写丽香铁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4:09:00    

来源:【云新闻】

2023年11月26日丽香铁路开通,填补了滇西北至藏区铁路的空白,以“钢铁纽带”之姿深刻改变区域发展格局。

日前,云新闻记者跟随“发现最美铁路·云岭天路春潮涌”发现团深入丽香铁路沿线采访。从丽江站至香格里拉站,约139公里长的路程,最快1小时10分钟可到达。诉诸笔尖与镜头,它便是一首跨越山河的诗,一场连接世界的梦,一段凝聚人心的情。

复兴号动车组飞驰在丽香铁路上。供图:国铁昆明局宣传部 向攀

车票里的诗意

在丽江站,刚从香格里拉带团回来的导游杨洁,手持一叠车票,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带团“足迹”:“以前带团,开车往返丽江和香格里拉,来回颠簸近8个小时,现在坐动车1个多小时就到了。节省下来的时间,我可以多安排一两个景点。”

瞧!有了铁路,游客逛得更尽兴,导游收入也提高了不少。

丽香铁路串联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香格里拉等世界级景观,将原本分散的景点整合为“雪山—峡谷—藏乡”黄金旅游线。昆明至香格里拉最快通行时间从10小时缩短至4小时41分,丽江至香格里拉仅需1小时10分,极大提升了游客出行效率。

丽江站站前广场,人们手拉手打跳。云新闻记者 陈创业 摄

丽香铁路以速度重塑地理距离,“节省下来的时间”孕育出新的旅游模式。丽江旅行社推出的“铁路联游”产品占比超过60%,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2.3天延长至4.1天,推动形成了“快旅慢游”新模式。

人畅其行,带火了两地旅游经济。2024年丽江接待游客突破6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80亿元,较通车前增长23%和31%;2024年迪庆州接待游客3123万人次,同比增长23.83%,旅游收入352.91亿元,同比增长17.78%。

酥油茶里的暖意

昆明开往香格里拉的C122次列车有间“扎西食集”主题餐吧,乘客在这里可以点一杯香醇的酥油茶品尝。

这件事值得说道。

“扎西食集”主题餐吧里,酥油茶是迪庆州文化符号,鲜花饼是昆明特色小吃,普洱茶、小粒咖啡代表着云南“左手咖啡右手茶”的诗意生活方式;餐吧以云南鲜花作装饰,还展销带有藏族、纳西族、白族等民族元素的文创产品,就连吧台上的纸巾盒都是一座小小的“藏式民居”。

C122次列车上的“扎西食集”主题餐吧。云新闻记者 陈创业 摄

列车上,乘务员身着纳西族“披星戴月”服饰或藏族服饰,在车厢里教游客打跳或跳锅庄舞,将车厢变为民族文化流动展台。

将视野拉升,铁路途经藏族、纳西族、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实打实的一条“民族团结纽带”。

除了酥油茶,迪庆还有松茸、牦牛肉、青稞制品等高原特产,受益于丽香铁路打破滇西北物流瓶颈,这些特产通过冷链专列销往全国,运输成本降低了50%。

特产“出圈”,农民受益。在丽香铁路开通一周年的节点,香格里拉农产品加工产值就增长了14%。当地许多农民通过参与牦牛养殖、松茸采摘、青稞种植等产业,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成本降低,企业看好。作为迪庆州首个铁路货运站,小中甸站吸引了共卓矿业、中铝物流等多家公司深度合作,粉煤灰公铁转运站、公铁联运物流园区等项目相继落地,推出的铁路集装箱“门到门”运输模式,帮助中铝物流云南项目部节省了15%的物流成本。

一条铁路线,促进了迪庆州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速流动。

铁路人的浪漫

当动车组疾驰于雪域高原,沿途雪山、湖泊、草甸、鲜花、峡谷等风景次第展开,这是独属于丽香铁路的浪漫。

铁路人的浪漫在哪里?

小中甸综合维修工区海拔高达3323米,是云南第一高海拔铁路工区。为了保障铁路线路设备状态良好,工区的职工们需克服高原缺氧、低温等各种困难。

香格里拉综合维修工区,53岁的云岭首席技师陈永祥带领着平均年龄仅25岁的年轻团队,每晚借助夜间“天窗时间”,在酷寒环境中,开展着毫米级别的精细检修作业。

4个人,3小时,检修全长9.5公里的哈巴雪山隧道,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极限考验。因为隧道深处氧气含量低,检修工要背负便携式氧气瓶进入隧道,每两小时轮换吸氧。

虎跳峡金沙江铁路大桥全长882.5米,主跨达660米,每一颗螺丝钉都连着千万旅客的安全。当技术人员攀爬上离江面300多米高的大桥主缆钢缆进行维护作业时,像是一场勇气与实力兼备的空中“走钢丝”。

4月1日,当复兴号动车组经过虎跳峡金沙江铁路大桥时,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高空作业。云新闻记者 陈创业 摄

万拉木隧道全长4.8公里,列车通过仅需108秒。为了保障乘客在这108秒内“信号满格”,通信工要充分利用4小时的“天窗”时间,对隧道内的5G通信设备及附属设施进行全面检查。

丽香铁路“王牌”司机李成创新“快、准、稳”三字操纵法,将列车制动距离控制在厘米级误差,不仅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还极大提升了乘客的舒适体验。23年间,李成带出了23名徒弟,他们在高原铁路上用精细操控守护着每一趟列车的安全运行。

……

陈永祥有位藏族徒弟,名叫次里江初,虽然才27岁,但技术出色。“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乘坐火车出行,家乡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发展也越来越好,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也许,铁路人这份对铁路、对家乡滚烫的热爱,正是“浪漫”的另一个名字。

一条线,连接自然奇观、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怎一个美字了得。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陈创业

审核:张海燕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初级驴友”登超5000米雪山后离世!专家:大雪后三天不宜登山
2025-04-07 21:33:00
云新闻观察|如果你写丽香铁路
2025-04-07 14:09:00
益阳沅江有居民反映自来水为黑色,镇政府:系管道破裂,已在抢修
2025-04-04 17:31:00
广铁公安严打 黑车拉客等违法行为
2025-04-04 10:08:00
山东好景|清明油菜花花团锦簇
2025-04-04 0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