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余嘉熙 通讯员夏若茵)“在办公室里坐了一天,来这儿能跟着专业老师舒展舒展筋骨,还能去去‘班味’、解锁新技能。”河南省洛阳市职工李齐伟说。晚上8点,洛阳市总工会机关大院再次响起节奏明快的音乐,数十名市民陆续加入,跟随健身舞蹈老师进行课前热身。
近日,洛阳市总紧密围绕服务职工需求,在夜间开放工会机关院内广场、工人俱乐部广场等办公场所,开设职工夜校、“洛工学堂”等开放式公益课堂。太极拳、健身舞蹈、八段锦……丰富的课程表点“亮”了职工“八小时之外”的夜生活。
“洛阳是旅游城市,人流密集。经过调研走访,工会工作人员发现职工群体普遍反映夜生活场景不够丰富,特别是缺乏宽敞的活动场地。为此,市总敞开工会机关大门,让更多职工走进工会,达到前移服务阵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洛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洛阳市总以职工夜校为载体,根据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依托工人文化宫、市职工活动中心等阵地,实施服务阵地“点亮工程”。同时,各级工会采取“职工下班,工会上班”模式,为职工提供“错峰”服务。运动健身、技能提升、兴趣爱好、艺术疗愈……“技能+文化+健康”三位一体的精神文化服务体系,受到越来越多职工的欢迎。此次“敞开大门、打破围墙”,是服务职工的暖心举措,也是工会服务的又一次升级。
“之前下班后,总在家玩手机,夜生活比较匮乏。现在工会敞开机关大门,还开设免费的公益课,让我们有了愉悦身心的活动场所。”洛阳市职工齐丽丽说,这几天,慕名而来参加公益课堂的市民越来越多,在工会机关院内广场,每天晚上都有近百人进行娱乐和锻炼,热闹非凡。
为了方便职工群众参与,洛阳市总还在大院门口立上指示牌,告知锻炼时间和课程安排,职工群众到场即可免费参加。市总还免费开放了停车场、卫生间。
“持续聚焦职工需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职工身边小事,才能更好地凝聚职工群众。”洛阳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工会将继续通过“敞开大门、打破围墙”,助力职工收获知识、健康和快乐,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洛阳“工”字特色的职工文化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