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尤城飞将在,
不叫胡马度阴山。
这是《长安三万里》中的第十三首诗!
网络图片侵权必删
先说题目:“出塞”是远出边塞。“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主要是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边疆风光为主,具有一定的主观民族意识,多以歌颂守疆战士英勇杀敌,不畏艰难以及建功立业的英雄壮志,共享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网络图片侵权必删
关于作者:(这是补课,因以前对王昌龄生平并不了解)王昌龄,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孟浩然等人均有交集,他的诗以七绝见长,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伟,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上了高峰,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所作诗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网络图片侵权必删
全诗从写景入手:一轮明月,照在绵延的边关,极具历史感,空间感。“明月”和“关”普遍存在,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就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连年的战争有多少将士血染疆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民不聊生,雄关、明月,见证了战争的惨烈,见证多少生命的陨灭,见证了多少人再也不能回到故乡,因为他们已经化作边关的黄沙,月下的英魂了。
网络图片侵权必删
但怎样救民于水火之中呢?后两句指明,只要镇守龙城的李广将军还活着的话,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肆无忌惮的跨越阴山,烧杀抢掠。后两句写的寓意深刻,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得出了诗人希望启用良将、猛将,早日平息边关战事的美好愿望,整诗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肤浅。28个字。其信息量巨大,既有千年的历史,万里连绵的烽烟,有守将疆将士的众志成城,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为国捐妻的豪情,有对和平的向往。如此苍凉悲壮而忧郁深刻的作品,难怪被后世评为“七绝压卷”之作。